引进水稻资源对野败型不育胞质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作者:邢运高; 陈庭木; 杨波; 孙志广; 徐波; 李健; 刘艳; 迟铭; 卢百关; 方兆伟; 王宝祥*; 徐大勇*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0): 1-7.

摘要

旨在明确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441份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和强恢种质分布地区,为高效选育恢复系、保持系提供优异亲本。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明218A’为母本与外引种质测交配制441份测验种。以自然结实率为指标,鉴别恢保类型。鉴定出恢复型种质53份,保持型种质43份,半恢半保型种质333份。53份恢复种质中33份来源于亚洲地区,占恢复种质的比例为62.3%;筛选出美国强恢种质6份,占来源美国种质的31.6%;来源于欧洲种质仅2份,占来源于欧洲种质的比例为5%,欧洲恢复种质相对较少。对53份强恢种质测交F1与测交父本7个重要性状均值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株高(r=0.97**)、千粒重(r=0.934**)和穗长(r=0.747**)3个性状达极显著相关,而其余的4个性状的相关不显著。相关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株高>千粒重>穗长>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自然结实率。野败型不育系强恢的种质5大洲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恢复系的株高、千粒重以及穗长对杂交种F1的影响较大。

  • 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