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周作人留日时期创作的文言论文,《哀弦篇》的主旨可提炼为“悲哀诗力说”,在晚清思想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悲哀诗力说”根源于周作人对晚清进化学说的阅读与反思,其思想雏形在1906年创作的小说《孤儿记》中已然萌发。周作人将伦理维度纳入对进化论的思考,对进化过程中的弱者产生认同,及至1908年的《哀弦篇》,“悲哀”文学的政治性得到强化,以“悲哀”为情感特质的弱小民族文学具有唤醒国民自觉,且自我革新的能量,成为借鉴的资源。“悲哀诗力说”夹杂感伤与颓废的质素,“诗力”的作用方式与“摩罗诗力”有别,彰显周氏兄弟同中之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