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非手术疤痕相关的右房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在超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两所机构中使用Rhythmia超高密度标测系统进行右房房速导管消融治疗的134例患者,选择既往无心脏手术史的非手术瘢痕相关右房房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密度标测系统研究其电生理折返机制。结果 18例患者入选,其中13例为持续性房速,5例为阵发性房速。在手术过程中,共观察到52种不同的房速,平均每例患者(3.2±1.5)个房速,心动过速周长为(264.7±32.5) ms。大多数患者在标测或消融过程中,房速很容易转化为具有不同心动过速周长和P波形态的另一种房速。最终,完成45个房速的标测图。分析这些激动标测图,发现非手术疤痕相关的右房房速可分为6型。致密疤痕的不同位置和延伸与房速的折返机制有关。结论 使用超高密度标测系统能显示非手术瘢痕相关右房房速的折返环路,并提供了相应的消融策略。
-
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