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自2016年起陆续与境外交易对手签署衍生品保证金协议。跨境衍生交易保证金协议因其法律结构上的特殊性,导致其信用风险缓释机制有别于国内信贷业务押品。本文通过梳理跨境衍生交易协议结构及保证金参与终止净额结算的过程,分析变动保证金、初始保证金缓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两种作用机制,并将此运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提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计量新方法(SACCR)中担保品参数的取值建议及各类保证金管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