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融合肾锥体解剖在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建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选取90个新鲜猪肾,其中10个行血管铸型后对肾动脉进行分级。余80个猪肾由同一名术者模拟行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24操作通道,分别采用经正常肾锥体(A组)、融合肾锥体一侧(B组)、融合肾锥体正中(C组)及正常肾柱(D组)4种路径穿刺,采用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对比4种穿刺路径对肾血管的损伤情况。结果肾血管铸型结果显示肾动脉分为6级,融合肾锥体内存在Ⅳ级支-叶间动脉分布。融合肾锥体内叶间动脉的平均血管直径为(0.442±0.012) mm,肾柱内叶间动脉为(0.778±0.0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A组穿刺通道基本无血管分布,肾柱结构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6个标本损伤皮质层Ⅴ/Ⅵ级动脉,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体积小,穿刺定位不准确,损伤肾柱内Ⅳ级动脉;B组融合肾椎体内的Ⅳ级动脉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但仍有4个标本出现损伤,6个标本出现Ⅴ/Ⅵ级动脉损伤,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发生重度融合且锥体体积偏小,损伤肾柱内Ⅲ级动脉末端和Ⅳ级动脉;C组穿刺通道沿途有白色条状结缔组织显露,14个标本损伤异位Ⅳ级动脉,7个标本损伤Ⅴ/Ⅵ级动脉;D组穿刺通道密布白色脂肪及结缔组织,沿途可见Ⅲ~Ⅵ级动脉均有损伤,Ⅲ、Ⅳ、Ⅴ/Ⅵ级动脉损伤个数分别为4、19、5个。A、B、C、D组动脉损伤程度的秩均值分别为17. 0、30.1、33. 5、41.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 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A、B、C组Ⅳ级动脉损伤的比例分别为5%(1/20)、25%(5/20)和70%(14/2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9),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16)。4组穿刺损伤Ⅴ/Ⅵ级动脉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建立经皮肾通道时,经融合肾锥体穿刺所致的血管损伤不可忽视,应仔细辨别并尽量避开融合肾锥体。如果无法避免,应采用经一侧肾锥体的中心线穿刺较安全。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