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中进行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接受环孢素治疗的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性别、年龄、血药浓度等临床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298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例再障患者治疗有效32例(72.72%);男女患者之间的监测次数和血药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60岁)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中青年组(15~59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监测次数> 10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监测次数≤3的患者(P <0.01); 124次C0平均值(89.49±60.08) ng·m L-1,其中仅36次(29.03%)处于目标浓度范围,76次(62.90%)低于目标浓度范围,10次(0.08%)高于目标浓度范围;但随监测次数的增加,低于目标浓度范围的比例逐渐下降; 176次C2平均值(493.28±299.16) ng·m L-1,其中在400~600 ng·m L-1的监测结果所占比例38.64%(68次)较高,且与C0相比,C2波动较大。结论:环孢素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其血药浓度受年龄、监测次数、采血时间点等多种因素影响,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有助于提高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