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一般都赋存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岩石的铂族元素(PGE)含量和配分型式是判断岩体含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测定岩石的PGE含量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天山大草滩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远景区的一号和二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锍试金预富集常规法和锍试金预富集-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两个岩体岩石中的PGE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岩石的PGE含量差异对于岩体含矿性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锍试金预富集-同位素稀释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样品的PGE特征;大草滩一、二号岩体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Pt正异常,个别样品中Pt与Pd的含量比值(Pt/Pd)高于地幔值,指示其地幔源区可能并未经历显著的流体交代变质作用;二号岩体的橄榄岩样品的Os、Ir、Ru(IPGE)含量显著高于辉长岩,指示在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硫化物饱和发生得较晚,IPGE进入了早期结晶的橄榄石和铬铁矿中。未被流体交代的岩浆源区以及硫化物饱和发生在岩浆演化过程的较晚阶段,均不利于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因此,大草滩一、二号岩体可能不具备较好的成矿潜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