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旨在探讨茱萸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成功的47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10只,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阿托伐他汀钙组10只,C57BL/6J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模型组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0.54、261.08、522.16 mg·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10.40 mg·kg-1灌胃,每日1次,各组小鼠共灌胃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生化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测主动脉区域斑块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M1型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M2型抗炎性因子(IL-13、IL-4)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检测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Arg-1和iNOS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中PPARγ、NF-κB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升高,HDL-C降低;HE染色可见主动脉内膜大面积增厚;免疫荧光可见M1型促炎性因子TNF-α、IL-6升高,M2型抗炎性因子IL-4、IL-13降低;以及主动脉中PPARγ、Arg-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NOS、NF-κB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TC、TG、LDL-C降低,HDL-C升高;HE染色可见随着茱萸丸浓度的增加,斑块富集区域逐渐缩小;免疫荧光可见M1型促炎性因子TNF-α、IL-6降低,M2型抗炎性因子IL-4、IL-13升高;以及主动脉中PPARγ、Arg-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 、iNOS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综上所述,茱萸丸可能通过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改善巨噬细胞炎症微环境,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