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评价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 取16只成熟未孕雌性SD大鼠,采用机械法损伤单侧大鼠子宫腔内膜建立宫腔粘连模型(模型侧),对侧子宫作为对照侧。所有大鼠术前及建模后2周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8只雌性大鼠建模后2周收集双侧子宫组织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并行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另外8只雌性大鼠建模后2周开始与雄性大鼠交配,妊娠第17.5天使用超声检查计数各侧子宫胚胎数目,并开腹分离子宫观察双侧胚胎数目。结果 所有大鼠建模后2周常规超声检查均可见模型侧子宫内膜线模糊,局部内膜线连续性差,回声中断等表现;而对照侧子宫腔内膜线完整、连续、光滑。形态学分析显示:大鼠模型侧较对照侧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明显增加(P<0.01),且超声检查宫腔粘连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r=0.927,P<0.01);功能学评价显示:妊娠第17.5天大鼠模型侧子宫胚胎数目明显少于对照侧(P<0.05),两侧子宫超声与开腹计数胚胎数目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来评价宫腔粘连模型成功率及生殖功能。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