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在降主动脉置换术体外循环支持中效果观察

作者:陈月; 钱晓亮; 张志东; 陈小三; 刘剑扬; 李建朝; 杨雷一; 张加强*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 36(04): 399-402.
DOI:10.13507/j.issn.1674-3474.2022.04.018

摘要

目的 探讨降主动脉置换术中采用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体外循环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行降主动脉置换术患者36例,其中术中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常规体外循环支持者20例为对照组,术中采用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体外循环支持者16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降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及降主动脉阻断时、开放时桡动脉、股动脉平均压,观察术后1周监护室恢复期间苏醒延迟、低氧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75.0±12.0)min]、降主动脉阻断时间[(62.0±13.0)min]、气管插管时间[(24.1±6.9)h]、ICU住院时间[(2.6±1.2)d]均短于对照组[(107.0±13.0)min、(89.0±10.0)min、(44.6±7.7)h、(4.1±2.7)d](P<0.05),术后第1天引流量[(270.0±68.8)mL]少于对照组[(350.0±50.7)mL](t=13.765,P<0.001)。观察组降主动脉阻断时、开放时股动脉平均压[(57.2±5.6)、(64.5±4.8)mm Hg]均高于对照组[(32.5±4.6)、(52.5±4.6)mm Hg](t=14.538,P<0.001;t=7.630,P<0.001),桡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苏醒延迟3例,低氧血症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偏瘫1例,截瘫3例;观察组术后发生苏醒延迟1例,低氧血症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无偏瘫、截瘫发生;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高于观察组(18.8%)(χ2=6.223,P=0.013)。结论 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体外循环可维持降主动脉置换术中循环稳定,缩短体外循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