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鼠肝热缺血再灌注后胆汁、血浆中胆盐含量异常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70%的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分为A(正常)、B(缺血20 min)、C(缺血35 min)三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常规生化检测胆汁、血浆中胆酸(BA)的含量;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分析肝组织胆盐输出泵(Bsep)、类法尼醇X受体(FXR)的表达;ELISA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fTNF-o~)的含量。结果:B、C组再灌注后均无肝细胞坏死。B组再灌注后6 h~1 d时胆汁中BA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浆中则明显上升;C组上述改变持续至再灌注后3 d。B组再灌注后6 h,肝组织Bsep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C组持续至再灌注后3 d,与肝组织中TNF-α含量的改变呈明显负相关。C组再灌注后6 h~1d时,FXR mRNA表达上调。结论:鼠肝热缺血再灌注后Bsep表达的减少导致了胆汁、血浆中胆盐含量的异常改变。在再灌注后Bsep表达的调控中炎症介质起了主要作用。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宁波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