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近年来上海市急性药物中毒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急性药物中毒已跃居上海市急性中毒原因首位,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目的]了解上海市引起急性中毒的药物构成情况,探索急性药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提取上海卫生健康统计中心的上海健康信息网系统中门急诊急性药物中毒病例的人口学、诊断等信息,2019—2021年共采集病例数86 476例。分年度对急性药物中毒病例涉及的药物种类、人群分布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分析发病率变化特征,重点分析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引起的中毒情况。采用GeoDa1.20计算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全市门急诊药物中毒病例分别为22 132、29 071、35 273例,粗发病率分别为0.89‰、1.21‰、1.46‰,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上海市引起急性中毒的药物排名前三均为解热镇痛药、催眠镇静药、抗抑郁药,其中抗抑郁药(χ2=2 700.15,P <0.05)和解热镇痛药(χ2=2 294.01,P <0.05)引起的急性药物中毒发病率均逐年上升。三年来同年龄段人群中毒药物种类前三位较为相似。解热镇痛药中毒发病率大都居于多数年龄组人群中前三(男性发病率最高为0.84‰,女性发病率最高为1.07‰)。抗抑郁药中毒发病率在59岁之前各个年龄组中均在前三(男性发病率0.12‰~0.44‰,女性发病率0.06‰~0.45‰)。催眠镇静药中毒发病率在18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在前三(男性发病率0.28‰~0.98‰,女性发病率0.21‰~0.92‰),心血管药物中毒发病率在6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中均在前三(男性发病率0.40‰~1.03‰,女性发病率0.66‰~0.81‰)。对中毒原因分析显示,17岁及以下组主要中毒原因为意外中毒及暴露(构成比男性为57.64%~67.12%,女性为55.27%~68.27%),18~59岁年龄组故意自毒构成比(男性为20.28%~43.51%,女性为25.18%~52.02%)大于意外中毒及暴露(男性为16.97%~23.62%,女性为12.76%~17.63%),60岁及以上年龄组意外中毒及暴露构成比(男性为24.38%~45.18%,女性为32.69%~38.11%)大于故意自毒(男性为12.35%~14.02%,女性为11.92%~12.31%)。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9—2021年解热镇痛药、催眠镇静药、抗抑郁药中毒发病率在各区间并未随机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高发病率主要集中在外环以内区域,尤其是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三年中大多呈现发病率高-高聚集现象。[结论]上海急性药物中毒发病率逐年增高,采取防控措施刻不容缓。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应针对不同人群药物中毒特征和明显高发病率聚集区域开展进一步研究和防控工作。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