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区与好氧区HRT之比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作者:鲁文娟; 王浩龙; 袁林江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2021, 37(15): 77-82.
DOI:10.19853/j.zgjsps.1000-4602.2021.15.013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缺氧区与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之比分别为1∶3、1∶2、2∶1时,连续流A/O脱氮系统的净化效果与污泥沉降性的变化,探讨了系统中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与污泥膨胀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当缺氧区与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之比由1∶3增大到1∶2时,系统的脱氮率由50%提高到80%,污泥的SVI值由250 mL/g降低至110 mL/g,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抑制了污泥膨胀的发生。之后又以缺氧区与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为2∶1运行,脱氮率最大达到88%,污泥的SVI值却停留在180~210 mL/g之间。研究发现,在这3个阶段,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不同,颗粒态基质在缺氧区的降解程度也不同,残留到好氧区的剩余基质浓度影响着系统中的主导丝状菌,因此也影响着污泥的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研究结果还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缺氧区、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来影响系统的优势菌群,从而改善污泥膨胀情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