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晓宁; 姚建娜;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郭彩利; 刘华胜; 贺鹏程; 张梅; 孙春红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6, 24(05): 1529-1532.
DOI:10.7534/j.issn.1009-2137.2016.05.044

摘要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3种采集程序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采集后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的差异以及3种采集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全血处理量及采集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MNC数较COBE Spectra Auto PBSC程序采集的数高,但采集的CD34+细胞数均低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细胞数大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采集前下降幅度最低(P<0.05)。3种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和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优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损失最低。

  •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