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赤道太平洋冷舌(东太冷舌)的演变对揭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学术界对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形成时间和发育机制仍存在争论。我们选择东赤道太平洋暖池边缘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IODP-U1337站的深海沉积物,利用U3K7′温度指标,重建了过去8 Ma以来该站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记录。我们利用东太暖池区IODP-U1337站和东太冷舌区ODP846站的SST梯度(ΔSSTU1337-846),来指示东太冷舌8 Ma以来的演变历史。我们发现晚中新世以来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6.2~4.3 Ma期间,冷舌发育较为微弱,其中包括了晚中新世冷事件期间;4.3Ma至今,冷舌发育逐渐增强阶段,直到0.8 Ma左右达到现代水平。巴拿马海峡的关闭为冷舌发育提供前提条件,而在"温跃层传播机制"作用下,中高纬变冷才是上——更新世以来冷舌发育的持续动力。
-
单位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