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合并心肌损伤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胆管炎合并心肌损伤患者134例,Ⅱ级胆管炎51例,Ⅲ级胆管炎83例。根据是否行急诊ERCP分为ERCP组(n=82)与非ERCP组(n=52);根据28天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20)及存活组(n=114)。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7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 BNP)的水平,观察其与胆管炎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关系,急诊ERCP对临床结局影响,并记录其住院时间及28天的存活情况。结果 ERCP组患者第1、3、7天cTnI、cTnT水平,第3、7天CK-MB水平,第3天的NT-Pro BNP水平,较非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Ⅲ级胆管炎患者第1、3天的CK-MB及第1、3、7天的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Ⅱ级胆管炎。Ⅱ级胆管炎患者28天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Ⅲ级胆管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RCP组患者28天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非ERCP组(95. 12%vs. 69. 23%)。存活组第7天cTnI、第3、7天cTnT、第3、7天CK-MB和第1、3、7天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RCP与急性胆管炎患者28天内的存活率有显著相关性。cTnT、cTnI、CK-MB及NT-pro BN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不同,cTnT预测死亡曲线下面积最大。ROC曲线上敏感度、特异性均较高的临界点为第7天,TnT <0. 075 ng/ml将其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敏感度为85. 7%,特异度为87. 7%。结论在合并心肌损伤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 BNP水平与死亡相关,其中cTnT <0. 075 ng/ml可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敏感度为85. 7%,特异度为87. 7%。行急诊ERCP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NT-pro BNP水平,且提高28天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