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民国政府为保证民国时期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国家层面从入口到出口进行了全程性的制度设计。民国时期的大学,在国家层面规范的宏观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境,细化为相应的规程或细则,建立了从入口到出口的完整教学质量监控流程,指导着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教学质量监控活动,形成了全程性、突出本体功能性、完全传递性等特点,其经验可为当今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