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OMA)和哥本哈根指数(CPH-I)在早期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EO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3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其中早期EOC 52例,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肿瘤24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搜集入选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值,计算ROMA和CPH-I值,通过绘制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这些指标的诊断准确性,并计算CA125、HE4、ROMA和CPH-I在各个组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在各个组别的对比中,CPH-I、ROMA、HE4的AUC均优于CA125。且组间比较结果显示,4种指标均为早期恶性组>交界性组>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预测卵巢肿瘤良恶性时,CA125、ROMA较HE4和CPH-I具有更好的灵敏度(88.46%、92.31%vs. 82.69%、86.54%),而HE4和CPH-I在特异度上优于CA125、ROMA(93.65%、96.83%vs. 76.19%、90.48%)。再按照绝经状态分组后,早期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绝经后患者ROMA、CPH-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绝经前患者(0.995、0.992 vs. 0.905、0.935,96.77%、96.77%vs. 85.71%、71.43%,95.83%、95.83%vs. 87.18%、94.87%)。结论在早期EOC的诊断中,ROMA具有更好的灵敏度,而CPH-I特异度优于ROMA;ROMA、CPH-I在绝经后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