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SCT测量的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LA-EAT)密度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左心房增强CTA或冠状动脉增强CT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31例,另选取窦性心律患者112例作为对照。测量所有患者的LA-EAT CT值、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并收集一般资料。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LA-EAT CT值、EATV及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EAT CT值是否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LA-EAT CT值与其他指标预测房颤的价值。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的LA-EAT CT值均高于窦性心律组[(-109.9±5.9)HU vs (-114.6±4.1)HU,P<0.001];(-110.5±7.0)HU vs(-114.6±4.1)HU,P<0.001],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的LA-EAT 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EAT CT值、EATV、左心房直径(LAD)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LA-EAT CT值、EATV、LAD及其三者联合指标预测房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724、0.750、0.861。结论:LA-EAT密度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LA-EAT密度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A-EAT密度与EATV、LAD联合可增加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