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收集六家医院因膝关节炎性疾病接受机器人辅助TKA治疗的69例患者资料, 男24例、女45例, 年龄(52±6)岁(范围46~72岁), 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炎53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术前提取患者的CT数据并通过机器人系统设计个性化的假体摆位方案, 确定假体尺寸、下肢力线及股骨和胫骨截骨量;术中根据假体摆位方案由机器人控制截骨模板完成截骨, 测量术中截骨量与术前规划截骨量以验证机器人辅助TKA的截骨准确性。术后根据X线片测量冠状面的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和髋-膝-踝角;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 KSS), 包括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 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7.3±2.3) min(范围80~110 min), 出血量为(320.0±6.2) ml(范围300~350 ml)。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82.2°±1.1°提高至术后119.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5, P<0.001);下肢力线由术前的160.9°±0.5°改善至术后的178.0°±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3, P<0.001)。KSS膝评分由术前的(54.8±0.7)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85.0±0.5)分, 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56.5±0.7)分提高至术后的(85.9±0.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5、36.58, 均P<0.001)。术中股骨与胫骨截骨量与术前规划相比截骨误差在2 mm以内的患者比例为:胫骨平台外侧97%, 胫骨平台内侧100%, 股骨远端外侧100%, 股骨远端内侧99%, 股骨后髁外侧93%, 股骨后髁内侧100%;术后正位X线片测量角度误差在3°以内的患者比例为:股骨远端外侧角为100.0%, 胫骨近端内侧角为100.0%, 髋-膝-踝角为100%。除1例术后伤口发生脂肪液化外, 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机器人辅助TKA假体安装准确、术后下肢力线恢复良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膝关节炎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
单位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昆明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