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损伤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损伤性气管狭窄22例患者的综合治疗过程,包括支气管镜下热消融、活检钳机械清除增生组织、球囊扩张、冷冻治疗联合雾化吸入药物(布地奈德和阿米卡星)。分析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22例患者气管内径由治疗前的(3. 95±2. 09) mm增加至最后一次治疗结束时的(10. 01±2. 5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 602,P<0. 01),气促指数由治疗前的3. 46±0. 75下降至0. 64±0.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 944,P<0. 01),FEV1由治疗前的(1. 83±0. 75) L增加至(3. 25±0. 68)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345,P<0. 01)。停止治疗随访6个月,22例患者气管内径、气促指数和FEV1与最后一次治疗结束时对比,气管内径(9. 78±1. 86) mm(t=0. 341,P>0. 05),气促指数0. 45±0. 43(t=1. 399,P>0. 05),FEV1(3. 10±0. 74) L(t=1. 253,P>0. 05),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总疗程为3~12个月,疗程>6个月的患者有12例,均为曾采用氩气刀热消融的患者。结论:支气管镜介入联合雾化吸入药物的综合治疗气管狭窄有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可能与氩气刀热消融造成的气管黏膜损伤扩大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