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方式对儿童肱骨近端不同高度骨折稳定性影响

作者:白桓安; 陆清达; 刘趁心; 王欢; 王家驹; 梁小菊; 杨亚婷; 颉强*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2023, 38(06): 1173-1178.
DOI:10.16156/j.1004-7220.2023.06.018

摘要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比较不同固定方式对不同高度的不稳定型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高度(P1、P2、P3、P4)的儿童肱骨近端横行骨折模型,使用弹性髓内针(髓内针组)及不同构型的克氏针进行固定(4针组、3A组、3B组),然后导入ANSYS 2019中,模拟上肢重力以及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7种工况,分析肱骨远端最大位移、内固定最大应力的平均值。结果 所有高度肱骨远端最大位移的平均值均在4针组最小,内固定物最大应力的平均值在P1和P4高度时弹性髓内针最低,P2和P3高度则是4针组。结论 弹性髓内针固定在骨折面较低时优于3针固定,4枚克氏针则在所有高度优于弹性髓内针固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