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流动人口妇女孕前优生检查与保健系统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联安、河东"2个社区的流动人口妇女作为研究组(n=202),建立档案,进行本课题系统化管理。同期选取"平地、华夏"2个社区的流动人口妇女作为对照组(n=200),进行传统的孕前保健及管理,建立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并记录。比较分析两组样本项目实施前后对孕前保健知识及政策的知晓率;两组样本中确诊妊娠者(孕妇)均进入相同模式的产前管理,追踪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合并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疾病的总患病率;比较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孕妇的不同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样本项目实施前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项目实施后的知晓率均高于项目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样本项目实施后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妊娠期疾病总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n=136)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孕妇(n=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不同妊娠结局(早产流产、新生儿窒息、死胎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切实可行并且具备基层特点的"多部门协作、多形式健康教育、制定保健计划"的系统化管理模式,真正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妇女主动参与孕前保健的意识,使得流动人口妇女孕前保健率真正得到提升。针对流动人口待孕育龄妇女,展开孕前优生诊断与保健服务,真正优化妊娠结果,实现流动人口优生优育的目标,使得人口素质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