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2只,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 按制模后时间分为CLP 6~12 h组(n=9)及1、2、3 d组(均n=10), 并设假手术(Sham)组(n=3)。取小鼠结肠腔内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 并对有效序列进行聚类, 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 用于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析、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和物种差异分析(LEfSe分析), 观察CLP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 随CLP后时间延长, 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表现为群落丰富程度指数降低(CLP后3 d Chao1指数:367.9±162.6比508.3±105.9, Ace指数:372.5±151.9比498.8±104.2), 群落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降低(CLP后3 d:2.57±1.06比4.30±0.57), Simpson指数升高(CLP后3 d:0.26±0.19比0.04±0.03), 提示随CLP后时间延长, 肠道菌群丰富程度和多样性均下降。物种组成分析显示, 在OTU水平, OTU 633在CLP后1 d时占比最高(24.79%), OTU 1016在CLP后2 d、3 d时占明显优势, CLP后3 d占比最高(61.75%);在属水平, 未标记鼠杆菌的丰度随CLP后时间延长呈先轻度升高后明显下降的趋势, 大肠杆菌-志贺菌丰度在CLP后2 d、3 d显著升高, 乳杆菌丰度随CLP后时间延长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 拟杆菌属丰度则随CLP后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 提示随CLP后时间延长, 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PCoA分析显示, CLP 6~12 h组菌群结构与Sham组相似度较高, 随CLP后时间延长, 菌群结构发生变化, CLP 3 d组变化显著。LEfSe分析显示, 引起组间差异的主要成分为鼠杆菌科未标记属、普雷沃菌科UCG-001、鼠杆菌科未标记属拟杆菌未定义种、副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和OTU 1016。大肠杆菌-志贺菌和OTU 1016在5组样本丰度差异性排名中分别居属水平及OTU水平首位;大肠杆菌-志贺菌丰度从CLP 6~12 h的0.01%(0%, 0.02%)随CLP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到3 d的44.79%(3.71%, 53.75%), OTU 1016的丰度从CLP 6~12 h的0.01%(0%, 0.02%)随CLP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到3 d的44.69%(3.66%, 53.64%)。结论 CLP小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且随着CLP后时间延长, 菌群多样性逐渐下降, 大肠杆菌-志贺菌逐渐成为绝对优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