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治九年,苏州乡绅顾文彬前往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候选官缺活动。当年共计二十九通的家书,内容丰富,涉及顾文彬候缺的详细举动、书画收贩的理念与实践、苏州育婴堂事务的处置、顾氏家事的安排以及孙辈研习书画鉴藏的要求等内容,是顾文彬与家人观念世界沟通的重要表现。同治九年是太平天国战争后顾文彬在苏州重建顾家进程中的关键一年,为顾氏官场地位的再度攀升、家业保存、过云楼的收藏等奠定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从顾文彬家书写述的私人领域出发,可以窥探战后官场仕途重建的独特面貌与政治延续中的生活日常,也可以进一步体察士人的理想追求和大时代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