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比山西省涑水河流域及河南省地区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结果,探讨了中国中北部地区不同地貌和气候环境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异同.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和大麦在4000a BP前后已传入滹沱河流域,但先民在庙底沟文化(6500~5700cal. a BP)至商周时期(3600~2256cal. a BP)的农业模式一直是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滹沱河流域、涑水河流域以及河南省一些地区的气候和浅山丘陵地貌条件仅能支持先民在7000~3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然而,河南省一些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冲积平原地貌条件却能够促使先民在7000~4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水稻和大豆为主的混合农业,在4000~3000a BP期间小麦作物也成为其中之一.三个地区先民不同的农业技术创新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可能也是三个地区形成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原因. 7000~3000a BP期间人口爆炸式增长可能是三个地区先民主要种植高产的粟作物而不是低产的黍作物的原因.然而,滹沱河流域炭化黍出土比例较高(相对涑水河流域和河南省地区)反映了其良好的抗旱性,代表了河谷地貌的一种农业适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