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的《颓败线的颤动》里的无名母亲通常被解读为鲁迅的画像,然而,这样的隐喻解读并不能回答下列问题:在现代中国文学肇始之初,当文学作品里的诸多母亲形象基本局限于地母和奴隶的时候,为何鲁迅能创造出一个石像般矗立的中国母亲?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她的震撼和奇特是以怎样的语言材料和文学形式构成的?本文从“硬译”赋形入手,认为鲁迅所刻画的无名母亲是一个崭新的形象,石破天惊般矗立在现代中国文学的荒原上;她所象征的搅天动地的能量,正是这片大地、这个民族进入现代世界历史的内在需要。而与此同时,她又是永恒之物的新的显现,一个永恒价值的现代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