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 为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信息,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疫情发生前为2020年之前, 疫情发生后为2020年1月及之后)上海市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和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结果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22~4.02)/10万, 中位数为1.13/10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01~1.64)/10万, 中位数为0.14/10万, 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12.39%。2021年2月至6月, 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18~0.58)/10万, 较2020年同期的(0.01~0.05)/10万有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55~65.48)/10万, 中位数为9.57/10万;2020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29~9.85)/10万, 中位数为2.18/10万, 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22.78%;发病率出现大幅下降, 但仍以闵行区最高。报告病例以4~8岁人群为主, 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占比无明显差异, 仍以6岁组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 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男性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COVID-19疫情发生后, 上海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疫情发生前出现大幅下降, 病例所在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未出现明显变化。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