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客观性、可靠性、正确性和公平性,对于测评结果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测评工具和指标的有效性检验,往往成为职业能力测评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基础。KOMET项目通过北京与德国黑森州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德两组评分员对"经济性""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与"社会接受度"三个能力指标赋予的权重较为接近。与之相反,双方对"环保性""创造性""使用价值导向"等能力指标的权重未达成一致性意见。大多数能力指标的变异系数表明,中德教师对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