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五国银行团举借的巨额外债。国民党密切关注借款动态,基于现实考量与政治博弈的需要,其对待借款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摇摆不定到坚决反对的过程。借款谈判前期,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对借款的态度处于游移状态,甚至某些党内人士意见完全相左。直至"宋案"发生及善后大借款合同签订后,国民党内部才摆脱游移状态,团结一致反对大借款。国民党对善后大借款的态度演变,不仅折射出国民党政治斗争方向的不断明确,亦能从中透视出民初的政局走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