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患戊二酸血症Ⅰ型的单卵双胞胎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唐根; 陈黎; 温鹏强*; 陈占玲; 刘晓红; 陈淑丽; 崔冬; 赏月; 李成荣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08): 611-614.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5.08.013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家系临床资料特点, 并探讨其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家系中发病患儿临床资料, 包括体格检查, 头颅CT、MRI, 尿液有机酸分析, 血液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结果。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2代共5人)外周血, 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GCDH基因11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 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先证者头围正常, 无外貌畸形, 格拉斯哥指数(GCS)评分15分;四肢活动正常, 肌力Ⅴ级, 肌张力正常, 巴氏征未引出, 布氏征、克氏征阴性。CT示双侧额颞部硬膜下间隙增宽, 轻度脑积水, 右侧额顶部弧形等密度影。MRI示双侧额、颞叶体积缩小、脑沟脑裂增宽, 外侧裂明显增宽, 颞极前蛛网膜下腔增宽, 双侧苍白球、额叶中央白质区可见对称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 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 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偏少, 右侧颞顶部硬膜下见等T1稍长T2信号影,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呈高信号。遗传代谢病尿液筛查发现尿中戊二酸大量增高;血液氨基酸和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结果中戊二酰肉碱为0.34 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0.20 μmol/L)。GCDH基因测序分析证实先证者为c.1205G>A和IVS10-2A>C的复合杂合突变。戊二酸血症Ⅰ型家系分析发现先证者单卵双生的胞妹也为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 其基因型与先证者完全一致, 临床症状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相近。结论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 其临床表型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相近。IVS10-2A>C是GCDH基因的突变类型中最常见的致病突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