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不同马铃薯种质光合效率差异,同时筛选高光效种质,对15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马铃薯种质材料的8个光合性状进行遗传力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份材料的8个光合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5.81%~31.16%之间,其中气孔导度(Gs)最大,蒸腾速率(Tr)次之,其值分别为31.16%、29.12%;广义遗传力(h2)变化范围为17.08%~99.64%,除气孔限制(Ls)、羧化速率(CE)外,其余6个性状的h2均高于60%,表明该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较强。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652%,通过计算光合效率综合值发现,15份马铃薯种质光合效率综合值变幅为-3.43~2.88。聚类分析将15份马铃薯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与光合效率综合值排序吻合度较高,筛选出龙薯4号、Spunta、希森6号、冀张薯12号共4份高光效种质,且高光效类群的Ci、Gs、Tr显著高于其他类群(P<0.05)。另外,发现SPAD值与光合效率综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8**)。
-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