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或智能社会中,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创造性劳动替代标准化劳动,基础教育承担为培养创造性劳动者奠基的重任。认知多样性理论是创新教育普及的理论依据。"改变的七层次"理论、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创新课堂师生行为清单是创新教育普及的基础工具;把握创造性劳动者的主要特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创新教育领导力是创新教育普及的重要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