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油气藏地质特征

作者:伍坤宇; 廖春; 李翔; 张成娟; 张强; 李贵梅; 张静; 谭秀成
来源:现代地质, 2020, 34(02): 378-389.
DOI: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0.02.16

摘要

为总结柴英雄岭构造带油气藏地质特征和主控因素,以该区深层和浅层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对油气藏的构造、储层、油气源和成藏演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英雄岭构造带构造样式自西向东变化显著,英西—英中纵向上表现为"双层结构",而英东构造样式相对简单;(2)英西—英中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白云岩晶间孔,局部发育溶蚀孔和裂缝集中区,英东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少量粒间溶孔和裂缝;(3)油源对比表明,下干柴沟组上段为区内主力烃源岩;(4)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指标表明英西和英中的CH4主要来源于原油伴生气,而英东为凝析油伴生气;(5)由于岩盐层封盖作用,英西—英中深层形成自生自储的异常高压油气藏,而英东虽缺乏盐岩盖层,由深至浅地表现为幕式充注成藏。

  • 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