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肌肉骨骼减少症(Osteosarcopenia,OS)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因的退行性代谢综合征,其影响因素可能与衰老导致的机械、遗传、炎症因子、内分泌紊乱以及生活方式不规律相关。随着我国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肌肉骨骼减少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具有更高跌倒、骨折、活动障碍和死亡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肌肉骨骼减少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了解与肌肉骨骼减少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而运动作为现有效果强、持续性好的非药物治疗方式,能够增强老年人肌肉质量、提高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等,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改善肌肉骨骼减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就肌肉骨骼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共同参与调节肌细胞与骨骼细胞代谢过程的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Wnt/β-catenin通路、Notch通路、NF-kB通路以及不同运动方式对肌肉骨骼减少症的干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肌肉骨骼减少症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老年疾病的预防能力。

  • 单位
    沈阳体育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