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大鼠结肠炎作为肠道慢性炎症模型,观察低聚乳果糖(LS)对结肠炎大鼠血浆炎症水平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大鼠肠道炎症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结肠炎大鼠模型,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LS组(灌胃250mg/(kg·d))、柳氮磺胺吡啶(SASP)药物组(灌胃250mg/(kg·d))。21d后宰杀大鼠,测定血浆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并测定IFN-γ、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NBS造模后,血浆ALP的活力显著降低(P<0.01)以及IFN-γ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IL-4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LDH和iNOS的活力以及IFN-γ/IL-4比值显著增高(P<0.05)。LS干预后,显著升高了血浆ALP的活力、IL-4和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了iNOS的活力、IFN-γ/IL-4的比值。结论:LS能降低结肠炎大鼠血浆的炎症水平,其对结肠炎大鼠炎症的缓解可能是通过促进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Th1/Th2免疫平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