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早产关系

作者:魏佳; 曾繁煜; 贾文妍; 孙翠珠; 孙霞; 邢艳菲; 孙静莉*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22, 50(01): 27-30.
DOI:10.16680/j.1671-3826.2022.01.08

摘要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纳入"东北区域母胎-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且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 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前BMI将其分为低体质量组(n=146)、正常体质量组(n=926)、超重组(n=228)及肥胖组(n=50)。收集孕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早产原因等。比较不同BMI孕妇发生早产的情况,分析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结果肥胖组早产发生率高于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及正常体质量组;低体质量组、超重组早产发生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胎膜完整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治疗性早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治疗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低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中、晚期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晚期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及正常体质量组中的早产孕妇孕期增重显著小于足月生产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孕前BMI异常会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孕前将BMI调整至正常范围,孕期增重控制在适宜范围,可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优化母婴结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