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1个月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对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修复术后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撕裂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关节镜修复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评价功能结果,并根据UCLA评分分为功能良好组(UCLA评分≥29分)和功能不良组(UCLA评分<29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术后1个月MRI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关节镜修复术后功能结果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RI相关参数对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修复术后功能结果的预测效能。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UCLA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肩关节功能,其中31例UCLA评分小于29分归为功能不良组,其余50例UCLA评分29分及以上归为功能良好组。两组肩峰指数(AI),临界肩角(CSA)、肱骨部位信噪比(SNQ)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A(OR=1.179,95%CI:1.064~1.305)、AI(OR=1.879,95%CI:1.055~3.349)、肱骨部位SNQ(OR=1.086,95%CI:1.011~1.167)为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修复术后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CSA、AI、肱骨部位SNQ预测肩袖撕裂关节镜修复后功能结果的AUC分别为0.761 (95%CI:0.653~0.849)、0.652 (95%CI:0.538~0.755)、0.688 (95%CI:0.575~0.786)。结论 基于术后1个月测量的CSA、AI、肱骨部位SNQ值MRI特征参数对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修复术后功能结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