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超声特征

作者:杨帆*; 黄晓娟; 刘静媛; 陈媛; 吴火林; 雷建美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 20(02): 172-175.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RS)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RS和52例浅表神经鞘瘤(SS)的超声表现,并比较两者的超声特征。结果:15例RS均为单发病灶,12例位于腹部腹膜后、脊柱旁,其中10例位于脊柱与肾脏之间、腰大肌前方;3例位于盆部腹膜后,其中2例位于骶前间隙、骶孔前方,1例位于右侧坐骨神经走行区。超声示RS实性3个,囊实性9个,囊性3个。RS的主要超声表现:形态规则(86.7%)、边界清晰(93.3%)、内部囊变(80.0%)、血流信号不丰富(66.7%)、未显示钙化(86.7%)、未见靶征(93.3%)、未见受累神经(93.3%)。52例SS共56个病灶,其中位于头颈部10个,上肢13个,下肢20个,躯干9个,腋窝4个。SS的主要超声表现:形态规则(78.6%)、边界清晰(98.2%)、血流信号丰富(80.4%)、受累神经可见(53.6%)、无内部囊变(76.8%)、未见钙化(98.2%)、未见靶征(55.4%)。相较于SS,RS的肿瘤体积更大,内部囊变、血流信号不丰富更常见,靶征及受累神经更少见(均P<0.05)。结论:RS常发生各种肿瘤变性,是导致其超声特征不同于SS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