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形成了民族化倾向,在电影实践与理论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将电影看作一种文艺类型时,它的民族化倾向与延安文艺改革有很大联系,主要体现在群众性观念作为人民美学的一种延续,还受到了延安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以来对建构民族文艺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与其他文艺一道进行跨类型的尝试。以1935年党中央到达陕北,至1966年"文革"前期为时间节点,电影民族化与"延安传统"之间的勾连关系展现了重塑民族文艺的努力。

  • 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