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萎缩性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差异以及胃窦黏膜萎缩、肠化生和Hp密度分级是否影响Hp根除结果。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505例Hp阳性初治患者,根据内镜下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2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组间人口学变量后比较组间Hp根除失败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M后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Hp根除失败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6.3%vs. 7.8%,P=0.023),这种差异在男性中显著(21.2%vs. 7.1%,P=0.008),在女性中不显著(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根除失败与胃窦黏膜轻度(病理分级+)萎缩/肠化生呈正相关性(OR=2.614,95%CI:1.227~5.571,P=0.013;OR=2.882,95%CI:1.310~6.338,P=0.009),而与中重度(病理分级++~+++)萎缩/肠化生无关(均P>0.05)。此外,Hp根除失败与胃窦黏膜Hp密度分级无关(P>0.05)。结论 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失败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这种差异在男性中显著而在女性中不显著;Hp根除失败只与轻度胃窦黏膜萎缩/肠化生有关而与中重度萎缩/肠化生无关;Hp根除失败与胃窦黏膜Hp密度分级无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