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单肺通气预处理与直接单肺通气处理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因子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93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将93例患者分为A组(n=47例)和B组(n=46例), A组患者采取单肺通气预处理, B组患者采取直接单肺通气处理, 测定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30 min(T3)、术毕24 h(T4)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同时测定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内肺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 T3、T4时间点, A组、B组患者的P(A-a)O2、PaO2、RI、OI水平及SOD、GSH水平均明显低于T0时间点(P<0.05), IL-6、IL-10、TNF-α及MDA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 且A组患者的P(A-a)O2、PaO2、RI、OI水平及SOD、GSH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 IL-6、IL-10、TNF-α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7 d内肺炎、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在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单肺通气预处理, 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 并能有效缓解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单位
    丹东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