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对不同栽培年限的人参根区土壤pH值、电导率以及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测量,并使用分离培养基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培养,最终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的种植会导致土壤酸化,且随栽培时间的延长,土壤各项营养成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相同情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其中土壤真菌随栽培年限的升高其数量呈升高趋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现降低趋势;通过比尔森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养分因子与微生物之间关系密切,本研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0.2)的相关性系数占试验总体数据的84.62%;测序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是试验土壤中的主要细菌门类,栽参会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造成显著影响,导致常见的优势菌群相对丰富度降低,并促使细菌性假丝酵母念珠菌(WPS-2)等有害菌大量繁殖;子囊菌门(Ascomycota)等是真菌群落结构中的主要门类,栽参会导致真菌的群落构成受到影响,常规菌种相对丰度降低,腐质霉属(Humicola)、镰刀菌属(Fusarium)以及土赤壳属(Ilyonectria)等致病真菌类群大量繁殖且彼此存在共生关系。综上所述,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养分的调节是积极的,明确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发展规律,进而为促进人参种植产业的优化升级而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