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中蒙两国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不同病理阶段舌苔菌群的结构分布和多样性。方法:分别选取中蒙两国CAG患者18例(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各6例)作为病例组,中蒙两国健康人群各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舌苔菌群,统计分析舌苔菌群的结构分布和多样性。结果:从不同病理阶段舌苔菌群属水平分布发现,萎缩和异型增生病理阶段蒙古国的物种总数及特有物种总数均高于中国,但健康人和肠上皮化生阶段中国的物种总数及特有物种总数均高于蒙古国;中国异型增生组的Neisseria(奈瑟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高于中蒙两国健康组及蒙古国异型增生组,中蒙两国异型增生组的Leptorichia(纤毛菌属)相对丰度高于中蒙两国健康组(P<0.05)。门水平舌苔菌群分布中,优势菌群主要为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Fusobacteria(梭杆菌门)和Patescibacteria。中国健康组和异型增生组的Fusobacteria(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蒙古国的健康组和异型增生组(P<0.05)。结论:中蒙两国CAG患者不同病理阶段舌苔菌群存在结构差异,舌苔菌群与CAG密切关联。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