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重建中绝对散射校正与相对散射校正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对比

作者:杜长治; 孟祥溪; 谢卿; 张岩; 刘士玮; 王风; 朱华; 于江媛; 杨志; 李囡*
来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3, 43(08): 486-491.
DOI:10.3760/cma.j.cn321828-20220322-00085

摘要

目的研究PET/CT图像重建过程中, 散射校正算法的选择对临床条件下图像伪影和定量参数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符合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U2标准的躯干体模(简称NEMA体模), 以18F溶液灌注模体。固定本底的活度, 并改变阳性球中溶液的活度, 获得常规比例(4.08∶1)组与极高比例(200∶1)组。体表污染组在极高比例组的基础上, 在模体外部放置不同活度(74、37、3.7和0.37 MBq)的小放射源。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的病例共30例[男21例、女9例, 年龄(44.5±10.2)岁], 其中常规显像(18F-FDG)病例10例, 特殊显像病例20例(位移病例10例, 体表污染病例10例)。PET/CT显像后, 分别采用相对散射校正(Relative)与绝对散射校正(Absolute)进行图像重建, 以靶本底比(TBR)或伪影分级评价体模图像质量, 以CV或伪影分级比较临床图像质量。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NEMA体模常规比例组与极高比例组Relative方式的图像TBR始终高于Absolute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比例组:3.30(1.94, 4.53)和2.72(1.56, 3.56);z=-2.20, P=0.028;极高比例组:105.47 (45.62, 162.82)和101.36 (43.96, 155.57);z=-1.99, P=0.046]。体表污染组随着小放射源活度的增加, PET图像伪影越明显, Absolute方式的图像伪影评分始终优于Relative方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1.0, 2.0)和2.5(2.0, 3.0)分;z=-2.00, P=0.046]。10例常规显像病例Relative方式与Absolute方式的CVlive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7%(8.00%, 11.00%)和11.00%(9.00%, 12.00%);z=-2.57, P=0.010], 表明Relative方式的图像质量高。2组特殊显像病例Absolute方式的图像伪影较轻、较少, 图像质量始终高于Relative方式, 其合格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位移病例:9/10和4/10;χ2=5.50, P=0.019;体表污染病例:9/10和4/10;χ2=5.50, P=0.019)。结论以Relative方式进行图像重建适用于临床常规情况, 但当采集过程中患者移动或体表有污染等特殊情况下, Absolute方式可以帮助减少伪影, 提高图像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