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缝合法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11-0尼龙线于BALB/c小鼠角膜进行"8"字缝合,构建小鼠角膜炎症模型,分别于术后3、7、12 d裂隙灯下和术后5、7、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淋巴管及血管生长情况,术后3、7、14 d采用HE染色观察角膜炎症变化,术后1、3、7、11、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NF-α mRNA在炎性角膜中的表达。结果:裂隙灯观察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术后3 d角膜可见明显的淋巴管、血管新生,术后7 d生长达到高峰;HE染色显示术后3 d角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于7 d开始消退;qRT-PCR结果显示角膜术后表达TNF-α mRNA,术后7 d到达高峰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缝合法小鼠角膜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模型,符合炎性反应的一般规律,是研究炎性淋巴管生长调控机制的理想工具。
-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