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热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T1)、全膜大垄(T2)、半膜平覆(T3)、露地平作(CK)4种覆盖种植模式对当地马铃薯田土壤水热、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分别提高马铃薯出苗至成熟期的平均土壤贮水量7.7%、3.4%和1.5%,土层间以下层土壤的增墒幅度最大。T1处理分别较CK显著降低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和各土层的土壤温度1.3℃和1.4℃,而T2和T3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分别较CK明显提高了1.3℃和1.0℃。与CK相比,覆盖明显提高了马铃薯单薯重和商品薯率,且增幅均以T1处理最大。覆盖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8.9%、17.7%和13.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15.7%和11.9%。综合马铃薯田土壤水热利用状况、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秸秆粉碎覆盖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旱作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适宜旱作区马铃薯生产。
-
单位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