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MRI征象在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扫描肿块型乳腺炎、组织病理学证实肉芽肿性乳腺炎268例(312处)与手术证实为肿块型乳腺癌患者297例(337处)的MRI征象(包括病灶象限分布、形态、边缘、实性部分ADC值、乳头或皮肤凹陷、乳房皮肤增厚、强化特点、时间-信号曲线、病变中心增粗迂曲血管、腋窝淋巴结肿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多种MRI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不同阳性MRI征象在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边缘模糊、不均匀强化伴病变内部小环状强化及ADC值范围(1.10±0.18×10-3mm2/s)更常见于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P<0.05),OR值分别为10.223(95%CI:5.836~18.367)、11.413(95%CI:6.811~19.896)和12.845(95%CI:6.781~23.902),病灶象限分布、形态、乳头或皮肤凹陷、乳房皮肤增厚、时间-信号曲线、病变中心增粗迂曲血管、腋窝淋巴结肿大在多因素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阳性单一征象中,病变边缘模糊敏感度最高(87.4%),不均匀强化伴病变内部小环状强化特异度最高(82.7%),两种联合征象中,病变边缘模糊+ADC值范围(1.10±0.18×10-3mm2/s)敏感度(90.5%)最高,不均匀强化伴病变内部小环状强化+ADC值范围(1.10±0.18×10-3mm2/s)特异度(88.6%)最高,3种征象联合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9%、92.4%。结论病灶边缘模糊、不均匀强化伴病变内部小环状强化及ADC值范围(1.10±0.18×10-3mm2/s)在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多种征象联合观察能有效提高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的特异度。
-
单位重庆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