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赤眼鳟(♂)杂交F1IGF-Ⅰ和IGF-Ⅱ 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作者:徐莹; 王荣华; 金生振; 赵鑫; 王静安; 丁春华; 罗红; 李东放; 李耀国*; 肖调义*
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39(04): 1478-1489.
DOI:10.13417/j.gab.039.001478

摘要

为探究草鱼(♀)×赤眼鳟(♂)杂交F1生长性状形成相关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克隆了杂交F1个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并比较了杂交F1生长性状大、小两个亚群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分别为824 bp和1 707 bp。IGF-Ⅰ和IGF-Ⅱ蛋白均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典型特征,即包括信号肽和B、C、A、D和E5个功能结构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IGF-Ⅰ与IGF-Ⅱ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仅为26%。IGF-Ⅰ与IGF-Ⅱ在杂交F1下丘脑、垂体、肝脏、脾脏、肾脏、头肾、肠、心脏、皮肤、肌肉、性腺和血液中都有表达,且均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心脏中最低。同池饲养F1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大亚群肝脏、血液和肌肉中IGF-Ⅰ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小亚群对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大亚群肝脏中IGF-Ⅱ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小亚群(p<0.01),表明IGF-Ⅰ和IGF-Ⅱ的表达水平与杂交F1的生长性状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草鱼(♀)与赤眼鳟(♂)杂交F1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