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梳理和科学研究,我们提出了“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以壮火为枢,煎灼水谷为陈气,中期以阴火为枢,引动陈气为痰瘀,晚期以虚火为枢,固化痰瘀为癥积。在治疗上,以除热消积为治疗原则,依据内热的偏重以及“陈气-痰瘀-癥积”的动态演变灵活用药。早期清透壮火,除陈气,中期调理气火,除痰瘀,晚期补虚除热,消癥积,冀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血清Hcy、MMP-9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赖智勇; 韩慧; 陈燕; 周春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 30(01): 5-9.

9

被引

HAT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
郭耀强; 白宏英*; 录海斌; 刘海涛; 司亚克; 赵祚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3(23): 2092-2096.

13

被引

不对称皮层血管征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刘勇林; 卢节开; 王雅芝; 陈仰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 22(21): 2361-2368.

6

被引

1

被引

CT灌注成像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价值
孙凤涛; 张厚宁;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23(01): 63-66.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预测研究
刘芳; 史宗杰; 张锦华; 耿昱
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08): 968-1057.
推荐论文
更多